目前分類:詩文註釋集 (2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Dec 03 Thu 2015 09:21
  • 羈懷

羈懷

羈懷1鬱鬱與誰開,久矣江湖賦七哀2。僅有一窗延月好3,曾無半畝乞花栽。側身天地雙蓬鬂4,回首風塵幾酒杯。北望京華4空復淚,文章愧少陸機才5

【題解】

    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899513日,2版。籾山衣洲於明治31年(1898)年11月來台,這首發表於隔年5月的作品,是其思念家鄉、記錄心情的詩作。這首作品以抑鬱為基調,感嘆自身流落江湖,找不到容身之所,只得輾轉來到異鄉台灣。文末以「北望京華」四字,清楚指出籾山想望的是往昔在東京的生活,而「愧少陸機才」則是作者自謙之詞。

    有趣的是,若能逐一細讀籾山在臺詩作,事實上可以輕易看到籾山逐漸融入台灣生活的歷程,其留下大量熱愛台灣生活、結交日台友人的詩作,甚至離台時的眷戀不捨,也都在詩作中有所傳達。由此反觀〈羈懷〉這首懷鄉詩作,就是一個環境適應過程中的心情產物,反映了詩人來台初期的鬱悶心情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城南散策

東風吹送暮鐘聲,一縷香煙1空復情2。蝶夢三生李菩薩3,鳳翔千仞鄭延平4。起居方外5忘孤島6,終始眼中唯大明。古廟梅花7荒苑8竹,至今氣節仰雙清9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稗海楂程》。詩題中「城南散策」,意指在城南邊散步之意,實際上則論及台南法華寺與延平郡王祠等兩個景點。透過日治地圖,可知前者在大南門門外西南,而後者則在門內東北處,兩處都屬於大南門周邊的知名的文化景點。

詩作首先描寫黃昏時分,自己在法華寺中,聽到東方傳來晚鐘的聲音,不經感到一陣惆悵。因為想起修築夢蝶園以避世隱逸的李茂春,以及堅持志節義不降清的鄭成功。作者認為李茂春的避世向佛,讓其忘卻身處異鄉孤島的痛苦,而鄭成功則一心一意反清復明,也不會因為退居台灣而喪志不前。最後,作者以延平郡王祠的古梅與法華寺中的竹子,喻指鄭成功的堅忍孤忠,和李茂春的清逸氣節,並盛讚這兩位都是品格高尚之人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城南散策

東風吹送暮鐘聲,一縷香煙1空復情2。蝶夢三生李菩薩3,鳳翔千仞鄭延平4。起居方外5忘孤島6,終始眼中唯大明。古廟梅花7荒苑8竹,至今氣節仰雙清9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稗海楂程》。詩題中「城南散策」,意指在城南邊散步之意,實際上則論及台南法華寺與延平郡王祠等兩個景點。透過日治地圖,可知前者在大南門門外西南,而後者則在門內東北處,兩處都屬於大南門周邊的知名的文化景點。

詩作首先描寫黃昏時分,自己在法華寺中,聽到東方傳來晚鐘的聲音,不經感到一陣惆悵。因為想起修築夢蝶園以避世隱逸的李茂春,以及堅持志節義不降清的鄭成功。作者認為李茂春的避世向佛,讓其忘卻身處異鄉孤島的痛苦,而鄭成功則一心一意反清復明,也不會因為退居台灣而喪志不前。最後,作者以延平郡王祠的古梅與法華寺中的竹子,喻指鄭成功的堅忍孤忠,和李茂春的清逸氣節,並盛讚這兩位都是品格高尚之人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桃園中秋賦似僚友諸子

絲肉1何須醉綺樓2,朋僚小宴足清游。風生水竹炎氛散,月滿庭階夜氣3浮。薄宦4同為千里客,良宵又度一年秋。遣懷端藉詩偕酒,莫慨飄零寄海陬5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雪窗遺稿》。這首作品是加藤擔任桃仔園辨務署署長期間,舉辦中秋宴會與屬官同樂時所作,依《台灣總督府職員錄》與《雪窗遺稿》詩作繫年先後,推論本詩大抵創作於明治30年(1897)前後。詩中主張中秋宴會不必辦在奢華之所,只需同事之間相聚歡宴即可。接著描寫夜色洗滌暑氣,滿月高掛庭前的景致,帶出望月思鄉之情,最後則以勸慰的口吻,強調今晚大家能以詩酒遣懷,就別再感慨自己飄零異鄉台灣了。這首詩作,可以說是從側面反應了日籍官僚離家來台任職時的思鄉情愁。

【作者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太平頂

曉風拂拂1客衣輕,當面江山百感生。雲霧猶迷太平頂2,恨教豎子3獨成名。(此地匪首柯鐵4所據)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棲霞詩草》。詩題「太平頂」,指的是今雲林古坑大坪頂,又稱鐵國山,是抗日義軍領袖柯鐵的根據地。這首作品依詩草前後詩作推斷,應為後藤巡視中部,途經雲林時所作。內容主要是眺望大坪頂山勢,感嘆該地雲霧未開,猶為「匪首」柯鐵所據,透過「恨教豎子獨成名」一句,不難讀出後藤對柯鐵的憤恨。由於後藤於明治31年(18983月到任,而柯鐵則於明治32年(19003月歸順,由此可以判斷書寫時間當在此段時間之中。

柯鐵的歸順,主要是後藤新平見屢次大規模軍事圍剿都告失敗,遂提出懷柔的方針,派遣參謀白井新太郎前往招降,而柯鐵也因糧草不繼順勢歸降。隔年2月柯鐵病故,6月後藤在《台灣日日新報》發表詩作〈鐵國山下作〉,宣言要開拓鐵國山下田畝,兩相對照可以看到日人逐漸消滅抵抗,有效統治台灣的歷程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巡檢途中(六首選三)

亂峯高下幾陰晴,過眼雲煙也有情。碧血當年留戰迹,山河不語自分明。(其一)

筍輿1穿徑入諸蠻,溪壑湍流山又山。閱盡莽榛2荊棘地,好將干戚3化兇頑4。(其五)

地僻人稀木石頑,便知稼穡5更辛艱。惠然一夜東來雨,灑遍番獞6萬社間。(其六)

【題解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新竹州途上

年前磽确1不毛地,疏水2如今漲綠波。瘴散癘消新日月,鳥吟花笑舊山河。曉畦3逐鴨野翁4過,晴圃采茶村女歌。正見鳳梨黃欲熟,郊原十里夕陽多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臺灣雜詠》。昭和3年(192810月,日本港灣協會在台北舉辦名為「港灣大會」的例行性年會,並邀請日本政商名流來台參訪港灣設施,作者青山尚文即為受邀參訪來賓之一。該活動以基隆、高雄、蘇澳三港為主,兼及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嘉義、屏東等各大都市,以及角板山、日月潭、阿里山等山區景點。

這首詩作描述新竹沿途所見,呈現出國富民安、欣欣向榮的意象。詩中指出灌溉水道的鋪設,讓不毛之地化為樂土,藉以強調殖民統治的成效,已讓台灣擺脫炎荒瘴癘的惡劣環境。並鋪陳逐鴨、採茶、鳳梨熟等田園和樂景致,傳達出台灣政清人和的旅遊印象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霧社山中所見二首

雨霽1春光滿戍關2,登高放眼翠微3間。櫻花爛漫埋4蕃社,黃鳥綿蠻囀碧山5

滿天雲霽6豁雙瞳,合歡奇萊指顧7中。屹立雄超群嶽表,新高識美8玉玲瓏。(合歡、奇萊、識美皆一萬一千尺9以上,識美則西留比亞10也。)

【題解】

本組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臺灣游草》。大正12年(1923)年2月,時任總督府史料編纂部長的持地六三郎,展開為期5天的中部山區視察,依次巡遊埋伏坪、集集、日月潭、霧社、立鷹、埔里等地,並留下4組詩作紀錄沿途見聞,本詩即為其中之一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回歸線標塔

暑氣逼人殘日隤1,奇峰突兀夏雲2堆。平生開口說清白3,今日南荒觸熱4來。(在嘉義)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臺島詩程》。昭和2年(19277月,貴族院議員阪本釤之助,以日本赤十字社副社長的身份,自東京來台參加赤十字社臺灣支部,設立「臺北診療所」的開幕活動。同時,在台灣總督府的安排招待下,阪本展開為期18天的台灣西部觀光行程,遊歷臺北、新竹、 臺中、嘉義、臺南、高雄、屏東各地名勝景觀。阪本沿途以詩作紀錄見聞感懷,返日後出版為《臺島詩程》。

這首〈回歸線標塔〉,指的是嘉義的北回歸線標塔,這座標塔建於1908年,是世界上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塔,由於北回歸線分隔溫帶與熱帶,故這標塔在當時具有強烈的政治意涵,代表著日本帝國擁有熱帶領土一事,是日籍官員來台視查時,經常到訪的重要景點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Nov 25 Wed 2015 14:51
  • 恆春

恆春

南望鵝鑾1千里賒2,枋寮沿海路成叉3。蒼蒼老樹遮平地,莽莽4炎風捲熱沙。絕5不知名多異草,久傳有毒走奇蛇。驚魂三日宿蕃界5,今夜恆春何處家。

【題解】

    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青厓詩存》。國分青厓一行經浸水營越嶺道抵達枋寮後,沿路南下前往恆春觀光。這首〈恆春〉紀錄國分青厓在枋寮至恆春途中的見聞。

    詩中除紀錄浸水營越嶺道、沿山道路與濱海道路等三條幹道在枋寮一帶匯聚,並嘆息前往恆春的路途尚遠外,還特別強調恆春沿途氣候高溫炙人,並運用老樹、異草、毒蛇等詞彙,營造出熱帶蠻荒的詭譎意象。最後,以剛在危險番界(指浸水營越嶺道)過了三天,今晚不知又會在那個地方過夜的不確定感作結,更傳達出旅途危機重重,一關又一關的駭人印象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樹林

咫尺巍峩大武山1,竹輿2搖兀踏雲攀。避炎喬木3深林底,慰渴奔湍激瀨4間。兩日鐵槍勞驛警5,一甖粟酒6共溪蠻7。老夫常說巖牆戒8,卻為貪奇不憚艱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青厓詩存》。大正15年(192611月,國分青厓偕同友人勝島仙坡受邀來台遊歷。該月10日,兩人繞行東海岸抵達台東,依原行程規劃,應由此搭船返回台北,但在暈船不適的顧慮下,決定攀越「浸水營越嶺道」,即今日著名的「浸水營古道」,前往台灣西岸。國分青厓等在日警護送下,12日由台東大武出發,用兩天時間抵達大樹林。這首〈大樹林〉,便是這趟行程記錄之作。

大樹林,指的是「大樹林山」,今稱大漢山,是浸水營越嶺道的最高點。詩中描述自己乘坐竹轎,在沿途駐警的護衛下橫越山嶺古道,並和擔任嚮導與役夫的原住民把酒同歡。最後強調自己雖然深知「君子不近危牆」的道理,但為了貪戀奇觀美景,也只得不畏路途之艱險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舟入基隆港

風浪驚心五日間,捨舟上岸海彎環。百年天地人將老,千里梯航1跡未閒2。樓閣參差連客驛,煙巒窈窕3幻仙寰4。明朝飛轎5炎雲6上,放眼蓬萊第一山7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青厓詩存》。大正15年(1926),國分青崖與勝島仙坡,同受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邀請而來臺遊歷。這趟臺灣之旅,兩人在基隆港登岸,先至臺北接受總督宴請,再船行前往花蓮,後沿東海岸南下,至臺東大武,西向循浸水營古道翻越中央山脈。在到達西岸後,先由枋寮南下鵝鑾鼻參觀,再一路北返回臺北。

國分青崖這趟旅行,除完成環臺壯舉之外,還沿途賦詩記程,留下諸多詩作記錄沿途見聞心情,這首〈舟入基隆港〉,便是其在111日登岸時,對臺灣的第一印象紀錄。詩中描述自己由日本遠航五日抵達基隆,看到繁華熱鬧的港滬,以及緊臨於市街之後的煙嵐山巒,並期待能快點深入臺灣,去看那傳聞中的最高峰玉山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城南雜詩(四十二首選三)

南溟1萬里遠成家,這裡幾遭新物華。恰好門頭松竹2外,迎年菊勝一籬花。(臺地菊花,閱臘3猶榮,呼曰迎年菊。張湄詩云:「荷花度臘菊迎年」是也。)(其一)  

秧信4蛙聲二月天,麗正門外雨如煙。農人自此將多事,晨叱5水牛犁野田。(臺人耕田用水牛,魁貌6巨角,力兼數馬。城南門曰麗正,與余居遙相對。詩中稱某月者,由太陽曆,節候則依舊曆,餘皆放7此。)(其六) 

原草春柔8食水牛,牛肩聳處立烏鶖9。臺人亦識明時10靜,三五蹈青隨意遊。(烏鶖似燕而稍大,水牛牧野,白鷺、烏鶖來集其背上,亦奇矣。)(其十)

【題解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偶感(十首選三首)

夏月天南深瘴毒1,只看榕樹滿庭綠,寸心千古託文章,遮莫2人生多窘束3(榕樹出嵇含《南方草木狀》4,柳儀曹詩5:「榕樹滿庭鶯亂啼」是也。臺地亦多植。)(其一)

三載喪亡命若何6,淚痕夜夜枕頭多,炎方7幸免飢寒患,未必龍鍾嘆跌蹉8(丁酉歲(1897)岳舅去世,其明年(1898)喪女,又明年(1899)遭太孺人9之喪。)(其六)

舌耕心織10世途窮,更向何邊著此躬11,落日浮雲寰海外,枉輸潦倒腐儒忠。(其十)

【題解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歲晚書懷

鏡裡慣看飢鳳姿1,撐腸書卷與貧宜。一寒且怕冰霜緊,垂老偏驚歲月遲。輦轂詩人2無氣慨,江湖酒伴孰心知。窮餘3始信才堪用,大雅扶輪45我誰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秋碧吟廬詩鈔》。這首作品以「歲晚書懷」為題,表示這是年終將近,作者省思年來人生境遇的作品。詩中以「飢鳳」自比,強調自己不媚世態、安貧樂道的高尚氣節,同時也對羈絆於世俗利益中的文人感到不屑。最後兩句,指出自己在經歷各種困頓之後,更相信自身的才能必定能有所發揮,對於匡正扶持衰頹文運,更是表現出捨我其誰的氣魄。透過這首作品,不僅可以看到久保對於人生的自我堅持,也可以看出其對日本漢學傳統逐漸式微的憂憤與責任心。

【作者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入臺灣

臥聽風潮超巨溟1,臺隆2曙色亂山3青。銅標4萬里新王土,水竹千村舊短亭5。塵漫古城非毒霧6,日斜淡水又揚舲7。如何去國易裘葛8,卻算游程未浹蓂9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盜泉詩稿》。明治32年(1900)小泉首度來臺,這首作品是其對臺灣第一印象的描寫。詩作由夜間船程破題,描述基隆諸山在曙光中青翠耀人。接續以馬援銅柱之典,指出臺灣是日本帝國南疆界,並以流水、竹林、村莊等詞彙,記錄由基隆前往淡水的沿途印象。有趣的是,小泉在詩中對臺灣抱持較為正面的態度,描寫市街煙塵雖多卻非傳說中的毒霧,而淡水河上更是夕照舟帆一派和諧之景,與日治初期日人作家經常刻意強調的炎荒瘴癘、野蠻之島印象截然不同。最後,小泉以臺灣炎熱氣候做結,指出臺灣寒暑更替不若日本列島四季分明,則凸顯出臺灣位處南疆的氣候特色。

【作者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臺中途上作

南北峰巒1分雨暘2,大安溪3上望蒼茫4。風輕5日暖臺中路,二月初旬6競插秧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劍潭餘光》。本詩依《劍潭餘光》繫年,創作於明治39年(1906),當時擔任殖產局林務課技手的作者,經常往來臺島各地調查林業資源,或進行植樹工作,遂留下諸多詩作記錄沿途見聞。

詩作紀錄作者由三義越過大安溪,進入台中平原時所見,首句紀錄一項有趣的氣候特徵,即以大安溪為界,北岸三義多陰雨,南岸后里則多晴陽。這種獨特現象,源於北岸火炎山阻擋水氣所產生的地形雨,三義甚至產生「南邊太陽北邊雨,倒是無晴還有晴」的地方俗諺。次句除了陳述大安溪河床遼闊的地理特徵外,還有點出越過界河進入台中地域的意涵。末兩句則描寫二月春風徐徐,農人忙於插秧之景,呈現出地方興興向榮的氣氛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夏日書感(二首之一)

老榕千歲鬱成林,錯節蟠根百畝陰。野性1幸全天然壽,里人尊崇不敢侵。涼風吹起偃蓋2下,行人就憩承天嘏3。文木4繁榮止一時,誰知散木5竟為社6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劍潭餘光》。依《劍潭餘光》繫年,這作品首寫於明治44年(1911),內容主要記錄作者對於台灣巨大榕樹的感想。

詩作以寫景破題,描述古榕成林蔽蔭百畝,同時指出臺人尊崇這棵碩大年深的老樹為神木。接續刻畫夏季酷暑中,行人紛紛在樹蔭下乘涼的景致,讚嘆這幾乎是天賜的恩惠。最後化用《莊子人間世》:「不才之木也,無所可用,故能若是之壽」的典故,強調榕樹與櫟樹相同,都是無法器用的木材,才能長年存活成為受到地方祭祀的神木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法國提督孤拔墓址

絕海1遠征偏苦辛,胸中韜略2不輸人。天低虎井3風雲惡4,城接龍宮旗幟新5。既有鯨鯢6來助戰,卻因瘴癘遽捐身7。于今遺恨滄波闊,手撫殘碑8淚濕巾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澎湖游草》。昭和7年(19323月,擔任史蹟調查委員的久保得二,前往澎湖考察史蹟,滯留六天期間,屢屢以詩作記錄見聞感想,並於隔年刊印《澎湖游草》一書。

詩題所謂的「法國提督孤拔」,指的是法國海軍中將阿梅代孤拔。光緒9年(1883),清法兩國為爭奪越南宗主權而爆發戰爭,時任遠東艦隊司令的孤拔,先殲滅清國福建水師封鎖臺灣海峽,再佔領基隆窺視台北,覆擊潰馳援台海的南洋水師,後因在台法軍疫病流行,無望佔領台北,遂於光緒11年(18853月,轉進佔領澎湖,繼續執行海上封鎖任務。駐兵澎湖的法軍,依舊飽受疫病之苦,大量法軍病歿,至該年6月孤拔亦病逝澎湖,法軍除了將孤拔遺骸運返法國歸葬外,另將孤拔衣冠遺物埋葬於澎湖作為紀念,且陪葬陣亡陸軍中尉若漢德及事務官戴爾,此墓園即為詩中所謂的孤拔墓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武山弔明盧牧洲尚書(二首之二)

望山師潰1一倉皇,慟哭終宵訴彼蒼2。既值亂離思北闕3,欲將遲暮寄南荒4。偏安當日臣欺主5,浩劫何年海變桑。但是桐棺歸葬6後,廢阡宿草7夕陽黃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澎湖游草》。昭和7年(193233日,久保得二與尾崎秀真、古川梅人等史蹟調查委員,由基隆前往澎湖考察,4日登岸滯留六天,於9日船抵高雄。期間,久保屢屢以詩作記錄此行見聞感想,並於隔年刊印為《澎湖游草》一書。

詩題中的「明盧牧洲尚書」,指的是明鄭時代葬於澎湖太武山南的盧若騰,牧洲為其別號,而尚書則是生前官職的雅稱。永曆17年(1663),清軍攻佔金廈二島,盧若騰等南明官員東渡台灣,途中盧若騰因病重滯留澎湖,隔年病故葬於太武山下。後其子盧饒研起骨歸葬金門原鄉,但澎湖廢塚卻歷時殘留,成為地方史蹟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