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詩文註釋集 (25)
- Dec 03 Thu 2015 09:21
羈懷
- Dec 03 Thu 2015 09:19
城南散策
- Dec 03 Thu 2015 09:19
城南散策
- Dec 03 Thu 2015 09:16
桃園中秋賦似僚友諸子
- Dec 02 Wed 2015 09:40
巡檢途中(六首選三)
- Nov 30 Mon 2015 09:10
新竹州途上
- Nov 30 Mon 2015 09:00
霧社山中所見二首
霧社山中所見二首
雨霽1春光滿戍關2,登高放眼翠微3間。櫻花爛漫埋4蕃社,黃鳥綿蠻囀碧山5。
滿天雲霽6豁雙瞳,合歡奇萊指顧7中。屹立雄超群嶽表,新高識美8玉玲瓏。(合歡、奇萊、識美皆一萬一千尺9以上,識美則西留比亞10也。)
- Nov 25 Wed 2015 14:51
恆春
- Nov 25 Wed 2015 14:47
大樹林
- Nov 25 Wed 2015 14:26
舟入基隆港
- Nov 24 Tue 2015 12:19
城南雜詩(四十二首選三)
城南雜詩(四十二首選三)
南溟1萬里遠成家,這裡幾遭新物華。恰好門頭松竹2外,迎年菊勝一籬花。(臺地菊花,閱臘3猶榮,呼曰迎年菊。張湄詩云:「荷花度臘菊迎年」是也。)(其一)
秧信4蛙聲二月天,麗正門外雨如煙。農人自此將多事,晨叱5水牛犁野田。(臺人耕田用水牛,魁貌6巨角,力兼數馬。城南門曰麗正,與余居遙相對。詩中稱某月者,由太陽曆,節候則依舊曆,餘皆放7此。)(其六)
- Nov 24 Tue 2015 12:11
偶感(十首選三首)
偶感(十首選三首)
夏月天南深瘴毒1,只看榕樹滿庭綠,寸心千古託文章,遮莫2人生多窘束3。(榕樹出嵇含《南方草木狀》4,柳儀曹詩5:「榕樹滿庭鶯亂啼」是也。臺地亦多植。)(其一)
三載喪亡命若何6,淚痕夜夜枕頭多,炎方7幸免飢寒患,未必龍鍾嘆跌蹉8。(丁酉歲(1897)岳舅去世,其明年(1898)喪女,又明年(1899)遭太孺人9之喪。)(其六)
- Nov 24 Tue 2015 11:51
歲晚書懷
- Sep 21 Mon 2015 14:24
入臺灣
入臺灣
臥聽風潮超巨溟1,臺隆2曙色亂山3青。銅標4萬里新王土,水竹千村舊短亭5。塵漫古城非毒霧6,日斜淡水又揚舲7。如何去國易裘葛8,卻算游程未浹蓂9。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盜泉詩稿》。明治32年(1900)小泉首度來臺,這首作品是其對臺灣第一印象的描寫。詩作由夜間船程破題,描述基隆諸山在曙光中青翠耀人。接續以馬援銅柱之典,指出臺灣是日本帝國南疆界,並以流水、竹林、村莊等詞彙,記錄由基隆前往淡水的沿途印象。有趣的是,小泉在詩中對臺灣抱持較為正面的態度,描寫市街煙塵雖多卻非傳說中的毒霧,而淡水河上更是夕照舟帆一派和諧之景,與日治初期日人作家經常刻意強調的炎荒瘴癘、野蠻之島印象截然不同。最後,小泉以臺灣炎熱氣候做結,指出臺灣寒暑更替不若日本列島四季分明,則凸顯出臺灣位處南疆的氣候特色。
【作者】
- Sep 21 Mon 2015 14:04
臺中途上作
臺中途上作
南北峰巒1分雨暘2,大安溪3上望蒼茫4。風輕5日暖臺中路,二月初旬6競插秧。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劍潭餘光》。本詩依《劍潭餘光》繫年,創作於明治39年(1906),當時擔任殖產局林務課技手的作者,經常往來臺島各地調查林業資源,或進行植樹工作,遂留下諸多詩作記錄沿途見聞。
詩作紀錄作者由三義越過大安溪,進入台中平原時所見,首句紀錄一項有趣的氣候特徵,即以大安溪為界,北岸三義多陰雨,南岸后里則多晴陽。這種獨特現象,源於北岸火炎山阻擋水氣所產生的地形雨,三義甚至產生「南邊太陽北邊雨,倒是無晴還有晴」的地方俗諺。次句除了陳述大安溪河床遼闊的地理特徵外,還有點出越過界河進入台中地域的意涵。末兩句則描寫二月春風徐徐,農人忙於插秧之景,呈現出地方興興向榮的氣氛。
- Sep 21 Mon 2015 13:52
夏日書感(二首之一)
夏日書感(二首之一)
老榕千歲鬱成林,錯節蟠根百畝陰。野性1幸全天然壽,里人尊崇不敢侵。涼風吹起偃蓋2下,行人就憩承天嘏3。文木4繁榮止一時,誰知散木5竟為社6。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劍潭餘光》。依《劍潭餘光》繫年,這作品首寫於明治44年(1911),內容主要記錄作者對於台灣巨大榕樹的感想。
詩作以寫景破題,描述古榕成林蔽蔭百畝,同時指出臺人尊崇這棵碩大年深的老樹為神木。接續刻畫夏季酷暑中,行人紛紛在樹蔭下乘涼的景致,讚嘆這幾乎是天賜的恩惠。最後化用《莊子‧人間世》:「不才之木也,無所可用,故能若是之壽」的典故,強調榕樹與櫟樹相同,都是無法器用的木材,才能長年存活成為受到地方祭祀的神木。
- Sep 21 Mon 2015 13:47
法國提督孤拔墓址
法國提督孤拔墓址
絕海1遠征偏苦辛,胸中韜略2不輸人。天低虎井3風雲惡4,城接龍宮旗幟新5。既有鯨鯢6來助戰,卻因瘴癘遽捐身7。于今遺恨滄波闊,手撫殘碑8淚濕巾。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澎湖游草》。昭和7年(1932)3月,擔任史蹟調查委員的久保得二,前往澎湖考察史蹟,滯留六天期間,屢屢以詩作記錄見聞感想,並於隔年刊印《澎湖游草》一書。
詩題所謂的「法國提督孤拔」,指的是法國海軍中將阿梅代‧孤拔。光緒9年(1883),清法兩國為爭奪越南宗主權而爆發戰爭,時任遠東艦隊司令的孤拔,先殲滅清國福建水師封鎖臺灣海峽,再佔領基隆窺視台北,覆擊潰馳援台海的南洋水師,後因在台法軍疫病流行,無望佔領台北,遂於光緒11年(1885)3月,轉進佔領澎湖,繼續執行海上封鎖任務。駐兵澎湖的法軍,依舊飽受疫病之苦,大量法軍病歿,至該年6月孤拔亦病逝澎湖,法軍除了將孤拔遺骸運返法國歸葬外,另將孤拔衣冠遺物埋葬於澎湖作為紀念,且陪葬陣亡陸軍中尉若漢德及事務官戴爾,此墓園即為詩中所謂的孤拔墓。
- Sep 21 Mon 2015 13:39
大武山弔明盧牧洲尚書(二首之二)
大武山弔明盧牧洲尚書(二首之二)
望山師潰1一倉皇,慟哭終宵訴彼蒼2。既值亂離思北闕3,欲將遲暮寄南荒4。偏安當日臣欺主5,浩劫何年海變桑。但是桐棺歸葬6後,廢阡宿草7夕陽黃。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澎湖游草》。昭和7年(1932)3月3日,久保得二與尾崎秀真、古川梅人等史蹟調查委員,由基隆前往澎湖考察,4日登岸滯留六天,於9日船抵高雄。期間,久保屢屢以詩作記錄此行見聞感想,並於隔年刊印為《澎湖游草》一書。
詩題中的「明盧牧洲尚書」,指的是明鄭時代葬於澎湖太武山南的盧若騰,牧洲為其別號,而尚書則是生前官職的雅稱。永曆17年(1663),清軍攻佔金廈二島,盧若騰等南明官員東渡台灣,途中盧若騰因病重滯留澎湖,隔年病故葬於太武山下。後其子盧饒研起骨歸葬金門原鄉,但澎湖廢塚卻歷時殘留,成為地方史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