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感(十首選三首)

夏月天南深瘴毒1,只看榕樹滿庭綠,寸心千古託文章,遮莫2人生多窘束3(榕樹出嵇含《南方草木狀》4,柳儀曹詩5:「榕樹滿庭鶯亂啼」是也。臺地亦多植。)(其一)

三載喪亡命若何6,淚痕夜夜枕頭多,炎方7幸免飢寒患,未必龍鍾嘆跌蹉8(丁酉歲(1897)岳舅去世,其明年(1898)喪女,又明年(1899)遭太孺人9之喪。)(其六)

舌耕心織10世途窮,更向何邊著此躬11,落日浮雲寰海外,枉輸潦倒腐儒忠。(其十)

【題解】

   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,收入《涉濤集》。這組詩寫於明治32年(1899),即作者來臺的第一年,可說是中村羈旅臺灣鬱悶心境的展現。第一首描述自己遠離家園、漂泊異地,只能依靠文學來排遣心中困頓。第二首,則哀嘆命運多舛,三年內親人竟相繼過世,又感嘆自己到台灣任職,可以免除飢寒之苦,或許不是個錯誤選擇。最後一首,以無奈抑鬱的口吻,感傷自己教書教到窮途潦倒、寄身異鄉,若將來離開台灣,又能到哪裡去。整組作品充斥著離開家鄉、時不我予的無奈心情,生動反映出日治初期日籍文士離鄉背井來台工作時的思鄉情結。

【作者】

    中村櫻溪(1852-1921),本名忠誠,字伯實,號櫻溪,又常以櫻溪子、櫻溪釣徒、櫻溪逸人等署名發表作品。吉井藩藩士出身,年少師承倉田幽谷學習經史漢文,後擔任「吉井藩學問所教授」一職。明治廢藩後,先後任職於東京裁判所及埼玉縣師範學校中等師範科。

    明治32年(1899),中村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長町田則文邀請,擔任總督府國語學校教授,負責國語科及漢文科之教學。直到明治40年(1907),因國語學校學制變革,當局以中村資深年邁為由,要求其退職。但又考量中村漢文能力高卓,有利於臺島施政,希望其能轉任約聘人員,從事文職工作。對此事態,中村深覺受辱遂憤而辭職返日。

    在文學活動方面,中村與館森鴻、籾山衣洲、山口透等人合組「文瀾會」,又與館森鴻、小泉盜泉、尾崎秀真等人合創詩社「淡社」,亦曾與籾山衣洲共同擔任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漢文報編輯職務,是日治初期相當活躍的日人作家。就文學作品而言,中村以文著稱,留臺時期作品以遊記、書序、碑文及傳記為主,陸續出版為《涉濤集》、《涉濤續集》、《涉濤三集》等書,館森鴻曾讚許「其文溫粹典雅,有歐曾之風」。詩作方面,多數是描寫臺灣風物景色,目前可見作品數量並不算多,分見於《涉濤集》、《台灣教育會雜誌》與《台灣日日新報》上。

【注釋】

1.         瘴毒:山林間因濕熱蒸鬱而成的毒氣。

2.         遮莫:儘管;任憑。

3.         窘束:窘迫束縛。

4.         嵇含南方草木狀:嵇含,字君道,自號亳丘子,中國西晉文士兼植物學家。著有《南方草木狀》一書,介紹中國嶺南地區植物。

5.         柳儀曹詩:柳儀曹,唐代柳宗元的別稱。柳宗元曾任禮部員外郎,該官職雅稱「儀曹」,故名之。又文中所引柳詩為〈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〉。

6.         命若何:命運為何如此。

7.         炎方:泛指南方炎熱地區。

8.         跌蹉:音ㄉㄧㄝˊ ㄘㄨㄛ,本指因驚訝而跌倒,後引伸為失誤之意。

9.         太孺人:孺人,舊時對妻子的通稱,「太」字用於逝者,表示敬稱。

10.     舌耕心織:原指賣文為生,因作者職業之故,此處實指擔任教師而言。

11.     躬:身體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1.         中村櫻溪,〈居台九樂八苦〉,《涉濤三集》。

2.         中村櫻溪,〈自題文卷〉,《涉濤三集》。

【參考資料】

1.         廖振富、張明權選注,《在臺日人漢詩文集》,台南:國立台灣文學館,2013年。

2.         黃敬堯,《臺日漢文的跨界交錯:日治時期來臺日人中村忠誠研究》,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2012年。

 

(張明權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