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書感(二首之一)

老榕千歲鬱成林,錯節蟠根百畝陰。野性1幸全天然壽,里人尊崇不敢侵。涼風吹起偃蓋2下,行人就憩承天嘏3。文木4繁榮止一時,誰知散木5竟為社6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劍潭餘光》。依《劍潭餘光》繫年,這作品首寫於明治44年(1911),內容主要記錄作者對於台灣巨大榕樹的感想。

詩作以寫景破題,描述古榕成林蔽蔭百畝,同時指出臺人尊崇這棵碩大年深的老樹為神木。接續刻畫夏季酷暑中,行人紛紛在樹蔭下乘涼的景致,讚嘆這幾乎是天賜的恩惠。最後化用《莊子人間世》:「不才之木也,無所可用,故能若是之壽」的典故,強調榕樹與櫟樹相同,都是無法器用的木材,才能長年存活成為受到地方祭祀的神木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法國提督孤拔墓址

絕海1遠征偏苦辛,胸中韜略2不輸人。天低虎井3風雲惡4,城接龍宮旗幟新5。既有鯨鯢6來助戰,卻因瘴癘遽捐身7。于今遺恨滄波闊,手撫殘碑8淚濕巾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澎湖游草》。昭和7年(19323月,擔任史蹟調查委員的久保得二,前往澎湖考察史蹟,滯留六天期間,屢屢以詩作記錄見聞感想,並於隔年刊印《澎湖游草》一書。

詩題所謂的「法國提督孤拔」,指的是法國海軍中將阿梅代孤拔。光緒9年(1883),清法兩國為爭奪越南宗主權而爆發戰爭,時任遠東艦隊司令的孤拔,先殲滅清國福建水師封鎖臺灣海峽,再佔領基隆窺視台北,覆擊潰馳援台海的南洋水師,後因在台法軍疫病流行,無望佔領台北,遂於光緒11年(18853月,轉進佔領澎湖,繼續執行海上封鎖任務。駐兵澎湖的法軍,依舊飽受疫病之苦,大量法軍病歿,至該年6月孤拔亦病逝澎湖,法軍除了將孤拔遺骸運返法國歸葬外,另將孤拔衣冠遺物埋葬於澎湖作為紀念,且陪葬陣亡陸軍中尉若漢德及事務官戴爾,此墓園即為詩中所謂的孤拔墓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武山弔明盧牧洲尚書(二首之二)

望山師潰1一倉皇,慟哭終宵訴彼蒼2。既值亂離思北闕3,欲將遲暮寄南荒4。偏安當日臣欺主5,浩劫何年海變桑。但是桐棺歸葬6後,廢阡宿草7夕陽黃。

【題解】
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澎湖游草》。昭和7年(193233日,久保得二與尾崎秀真、古川梅人等史蹟調查委員,由基隆前往澎湖考察,4日登岸滯留六天,於9日船抵高雄。期間,久保屢屢以詩作記錄此行見聞感想,並於隔年刊印為《澎湖游草》一書。

詩題中的「明盧牧洲尚書」,指的是明鄭時代葬於澎湖太武山南的盧若騰,牧洲為其別號,而尚書則是生前官職的雅稱。永曆17年(1663),清軍攻佔金廈二島,盧若騰等南明官員東渡台灣,途中盧若騰因病重滯留澎湖,隔年病故葬於太武山下。後其子盧饒研起骨歸葬金門原鄉,但澎湖廢塚卻歷時殘留,成為地方史蹟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弘園閣或香閣,並非湖心亭的日治舊稱

1、主張湖心亭舊稱弘園閣與香閣的傳統觀點

台中公園湖心亭,自日治以降,便是台中最負盛名的地標之一,歷來研究、解說多端。然而,往昔流行一種說法,主張湖心亭在日治時期,除「池亭」一名外,另有「弘園閣」、「香閣」之別稱。

例如林良哲在〈台中市永遠的標誌湖心亭〉一文中寫道:

林良哲〈台中市永遠的標誌湖心亭〉  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謹以2013宮廟導覽研習營的團體照,

以及彰化縣文化資產學會攝手魏執宇所紀錄的這幾張正殿照片

追憶從小到大的信仰中心:伸港福安宮

11146599_1080416981973234_1777712935982644232_o.jpg  

正殿媽祖及祭祀300年的媽祖像皆毀於2015/5/16的回祿之災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題解】
本組詩為七言律詩,收於《仙壽山房詩文鈔》。經由詩題,可知這是一組紀游詩作,主要記錄船行前往北投溫泉洗浴的見聞與感想。第一首詩作題為〈舟下淡水〉,描述自己乘著紅頭船由大稻埕碼頭出發,順著淡水河向下游的北投進發,沿途看到煙嵐繚繞的觀音山,與播種稻蔗的沿岸農村等景致。
第二首題為〈北投浴靈泉〉,記述北投溫泉鄉的體驗與風光,除描寫溫泉旅行讓人放鬆閒適,忘卻酷暑炎威與名利機心外,也記錄該地遍植鳳梨的景致,和婦人以龍舌草潤髮的新奇見聞。這組作品一方面紀錄了早年淡水河航運的運輸作用,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北投溫泉的風華,讓我們見識到早在日治初期,北投已成為北台灣重要的休憩場所。


【作者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題解】
本組詩為七言律詩,收於《征台集》。詩題中的「歲晚」,指的是一年即將結束之意,因此透過詩題所述,可知詩作內容主要是反應作者這一年來的在臺生活體驗與心情感觸。而透過詩作對荒尾、岩神、仁禮等同僚的弔亡之語,以及作者在臺任官的時間,可以確認這首作品寫於明治29年(1896)。
第一首作品描述臺灣氣候不按節氣,忽冷忽熱地害人致病,同時亦反應日治初期漢人抗日游擊隊層出不窮,讓日人疲於應付的政治局勢。第二首則記錄臺島衛生不佳、蚊鼠橫行的環境,並感嘆鼠疫傳染不歇,導致同僚接連病歿,讓其哀痛難忍。
這組詩作,相當具體的反映出,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統治台灣的施政困境。不適應的氣候、惡劣多病的衛生條件,不斷削弱日人殖民臺灣的力量,再加上難以根除的武裝抗日,種種的統治困境,都讓作者感到憂憤哀傷,也讓我們體會到這批離鄉來臺官僚的無奈心情。
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題解】
本組詩為五言律詩,收於《仙壽山房詩文鈔》。廨舍,原指官署而言,此處則特指官方宿舍。由於作者是第一批隨軍來臺的日治官僚,因此這首抱怨生活環境欠佳的詩作,便成為日治初期日人對臺灣環境的第一手印象記錄。詩作內容描述台灣氣候多變,以及衛生條件不佳,致使蚊蟲滋生,讓人夜寢難安的景象,可謂極為生動。
就歷史脈絡來看,臺灣燠熱的氣候與惡劣的衛生條件,造成來臺日人大量病歿的窘境,這可謂是日治初期殖民統治的最大難關,若與作者另一組〈歲晚書懷〉詩作併看,更能清楚看到外來殖民者嘗試在臺建立有效統治所付出的生命代價。


【作者】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題解】
本組詩為五言絕句,收於《秋碧吟廬詩鈔》。這組作品是昭和九年(1934),作者第二度前往宜蘭旅行,旅居礁溪時被雨所困不得前行時所寫下的抒懷作品。詩作除提及礁溪到頭城間人口頗為稠密外,整體的重心是落在自身的情感敘述上。第一首先感嘆世途險惡,認為偏僻的礁溪,是一個讓自己躲避塵紛的好地方。第二首則感嘆真正的閒情只能在旅行中體會,陳述被雨所困的自己,因百無聊賴而感到慵懶疲憊,連吟詠詩作的興致的喪失了。這兩首詩作,可謂靈動地呈顯旅途間的避世閒情與道阻於雨的無奈心情。

 

【作者】
久保得二(1875-1934),號天隨,日本東京人。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漢學科畢業,大正15年(1926)轉任大東文化學院講師,隔年11月獲頒文學博士學位,昭和4年(1929)出任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講座教授,並和尾崎秀真、猪口安喜等共同擔任「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」編纂委員。曾在臺灣設「南雅詩社」,將吟唱結集為《南雅集》刊行。著有詩集《秋碧吟廬詩抄》、《關西遊草》、《閩中遊草》、《琉球遊草》等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題解】

本組詩為五言古體,收於《秋碧吟廬詩鈔》。詩題中的「僦」字,意指租賃,因此這是一首租船順流漫遊新店溪的記遊詩作。

在日治時期,新店溪泛舟是一條熱門的旅遊路線,常常成為日臺詩人書寫的生活體驗。本詩描述作者與友人在新店渡口登船後,順流而下經赤壁潭(即今日的碧潭),到下游的萬華一帶,在酒樓宴飲的過程。

船行間除了觀賞山間晴雨變化、沙洲天水一色的景致外,還體驗了灑網撈魚的樂趣,最重要的是與友人泛舟賦詩、夜宴長飲,透過詩句文字,泛舟的歡樂之情躍然眼前。

今日,由於新店溪水文改變及相關法規的限制,已無法如往昔一般乘船沿溪賞景,詩中描述的情境俱成歷史雲煙,不禁讓人稍感遺憾。

文章標籤

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