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近日因工作之需,校讀賴和漢詩手稿,在第五卷有載有〈三角湧〉一詩,是賴和就讀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期間,與同窗杜聰明兩人,由臺北返回彰化時,記錄沿途見聞的詩作之一。

賴和這趟返鄉旅程,刻意不乘坐火車,而是採用內河航渡與步行的方式,在新店溪乘船,溯大漢溪南行,經三峽至桃園大溪下船,步行越山經關西、北埔、獅頭山、頭份到後龍,再沿者鐵道路線南下,順著中部海線各鄉鎮回到彰化。整趟旅程耗費五日,沿途賦詩記錄見聞,稱為壯遊亦不為過。

賴和返鄉路線圖  

圖一:賴和返鄉路線圖

 

〈三角湧〉一詩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,除了詩末有短文注釋之外,最奇特是注釋後面抄錄了兩行密碼般的橫書文字。乍看之下是漢字與符號的排列,有點類似日文假名,但依我勉強夠用來打電動的日文,完全看不懂啊~~!又隱約覺得排列過於單一,符號重複性太高,不太像是口語,最終陷入這到底是啥鬼的疑雲之中。

圖二:賴和漢詩手稿第五卷  

圖二:賴和漢詩手稿第五卷

 

圖三:橫書的未知密碼截圖,又「懶雲」為賴和之號。  

圖三:橫書的未知密碼截圖,又「懶雲」為賴和之號。

 

看不懂就查吧,以賴和在台灣文學史的重要性與研究熱度,一定有人討論過〈三角湧〉這首詩作,解析過這兩行密碼。一查發現相關討論意外的少,嗯~再次確認臺灣傳統漢詩果然是一門冷門課題。但指路明燈還是有的,賴和基金會官網,引用陳建忠老師所建置的賴和年表,表內記載:「〈三角湧〉(附:日文「三角湧三十士之歌」)」。

圖四:賴和紀念館,賴和年表  

圖四:賴和紀念館網站,陳建忠〈賴和生平與創作年譜〉,網址:「http://cls.hs.yzu.edu.tw/laihe/A/a_01.htm」,2015/3/27。

 

啊,終究是日文嗎?果然不是電動會出現的指令就看不懂啊。在自我嫌惡之餘,又難掩心中一絲困惑,既然我日文程度不行,那就找專家解惑吧!拿去問留日歸國的同事,同事將手稿轉來倒去,讓我差點忍不住想吐嘈一句:「你拿反了」。最終,同事一臉堅毅的主張這不是日文,理由是她讀不懂。呃~~不愧之專家,自信就是不一樣啊。

既然不是日文,那究竟是什麼?合一士上工一上,費解啊啥鬼。咦~咦!工上、工上,有點眼熟啊~,不!該說是耳熟嗎?在不斷攪動裝滿糞坑石的腦漿,努力地在記憶之海打撈殘渣後,神蹟終於降靈,這似乎、好像、可能是工尺譜啊。上網一查,輕易找到了關鍵證物,〈工尺譜與簡譜音高對照〉。

圖五:引自「北管驚奇」  

圖五:引自「北管驚奇」,網址:「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10/sevenchild/score.htm」,2015/3/27。

 

既然是工尺譜,那表示賴和記錄的是曲調,而不是歌詞,依循著上列對照表,可將公尺譜轉寫成簡譜(圖六),並且請朋友依譜彈奏,實際曲調可見下列影片。

賴和曲調對照表  

圖六:賴和手稿工尺譜與簡譜對照表

 

    

賴和手稿工尺譜彈奏

 

至此手稿密碼解開,我們也可以更完整的理解〈三角湧〉這首詩作。賴和手稿原文如下:

 

三角湧

山色蒼蒼水色清,地靈合有傑人生。彼三十士何如者,亦得流傳此世名。

(改隸未久,此鄉義民彼所謂土匪者,連絡山蕃,抗戰甚力,以壕塹相拒,各不能進出者許久,日軍乃用臺語詐謂銃彈告盡,欲全線退卻,射擊亦故使間斷,使敵聞之遂以為實,因欲追襲,前線悉起,日軍乘之,排銃齊發,前敵盡倒,遂不能戰,乃和。是役日軍死者亦似不少,傳有三角湧三十士之歌,似是詠此,詞甚悽惋。)

 

由於賴和是緣大漢溪船行,經三峽往大溪,故首句以山水之景破題,點出眼前所見。次句強調三峽地靈有人傑,但並未指明所謂的「人傑」究竟何人。三、四句兩句接連而出,詢問1895年在三峽陣亡的三十位日軍有何功績,得以讓後世謳歌傳世。

表面上看,「三士士」似乎即是前句所謂的人傑,但若細讀詩末附註,賴和感嘆義軍憨直,錯陷日軍奸計,再加上賴和對日本殖民體制一慣性的批判立場,回頭再看「彼三十士何如者」一句,便能捕捉到那一絲絲隱晦的質疑,那詩中所謂的人傑,亦當理解為抗日義軍才對。

當然,詩無達詁,這僅是一己之見,亦有主張這是一首讚頌日軍之歌者,例如陳建忠老師所編著的《賴和集》,就認為「所講是當時卅位抗日亡者的事件」1

 

隨文附上「三角湧三十士之歌」歌詞:

 

三角湧2

作詞:旗野十一郎  作曲:鈴木米次郎  和声:堀内敬三

1
われも諸君も 日の本の 人たる身には 忘るべき
惨憺悲壮 きわまれる 三角湧の 三十士
2
敵は四面を 取りかこみ 衆寡のいきほひ 奈何にせん
桜井あわれ 花散りて 江橋にわたす 指揮の任
3
前後三たびの 突貫に 残るは僅か 九名のみ
痛手をけみし 悠々と 別れの煙草 くゆらしつ
4
やまとをのこの この生血を 蠻奴の刃に そそがんや
知らせは田中 たのむぞと 言い捨てともに 刺しちがふ
5
重き使命に 石松は 忍び難きを しのぶ草
よしあし繁き 沼に臥し 暮るるを待つは 八とき半
6
闇も陸路は 行きがてに 数里の水底 くぐりぬけ
海山口に 達せしは 今古も稀の いさほなり

 


 

註釋1:陳建忠選注,《賴和集》,臺南:台灣文學館,2012年12月,頁63。


註釋2:參見網址「http://www.geocities.jp/abm168/GUNKA/sankaku.html」,2015/3/23。

 

 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睏學錄 的頭像
    睏學錄

    睏學錄

    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