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羈懷

羈懷1鬱鬱與誰開,久矣江湖賦七哀2。僅有一窗延月好3,曾無半畝乞花栽。側身天地雙蓬鬂4,回首風塵幾酒杯。北望京華4空復淚,文章愧少陸機才5

【題解】

    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899513日,2版。籾山衣洲於明治31年(1898)年11月來台,這首發表於隔年5月的作品,是其思念家鄉、記錄心情的詩作。這首作品以抑鬱為基調,感嘆自身流落江湖,找不到容身之所,只得輾轉來到異鄉台灣。文末以「北望京華」四字,清楚指出籾山想望的是往昔在東京的生活,而「愧少陸機才」則是作者自謙之詞。

    有趣的是,若能逐一細讀籾山在臺詩作,事實上可以輕易看到籾山逐漸融入台灣生活的歷程,其留下大量熱愛台灣生活、結交日台友人的詩作,甚至離台時的眷戀不捨,也都在詩作中有所傳達。由此反觀〈羈懷〉這首懷鄉詩作,就是一個環境適應過程中的心情產物,反映了詩人來台初期的鬱悶心情。

【作者】

    籾山衣洲(1855-1919),本名逸也,亦作籾山逸,字季才,號衣洲,別號衣洲楂客、衣洲病夫、衣洲逸士、澄心廬主人等等。生於三河國西尾,原姓尾崎,因入嗣居於尾張(今愛知縣)的姊夫家,而改姓籾山。籾山幼年時追隨尾張藩儒筒井秋水學習漢文,少年又學詩於漢文大家森春濤,後從事報紙與文學雜誌編輯之工作。

    明治31年(1898)年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社長守屋善兵衛,赴日邀請籾山來台擔任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漢文部主任。同時,因文采過人,深受總督兒玉源太郎賞識,遂得以借總督別墅南菜園為個人居所,而籾山在此與諸多文士唱和互動,也讓南菜園成為北台重要的文學場域。明治36年(1903),籾山因病長期休養,導致報社編輯群人事改革,被迫由《臺灣日日新報》離職,後轉任「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勤務」。明治37年(19042月,與中村櫻溪共同兼任《臺灣教育會雜誌》漢文報編輯,但此時籾山已無意滯留臺灣,4月便去職舉家返日。大正3年(1914年),曾再度來台遊歷,暫寓於北投松濤園。大正8年(191957日逝世。

    就籾山在臺文學活動而言,籾山身為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漢文報主任,在該報上留下大量的各式作品。此外,擁有媒體發言權的籾山,還身兼總督兒玉源太郎的文膽,這讓籾山在當時的臺灣文壇擁有過人的影響力,與諸多日臺漢文人皆有密切互動,並進而促生詩文結社,如「穆如吟社」、「文瀾社」等,故學者神田喜一郎與島田謹二,在討論日治初期臺灣文壇時,皆以「文壇祭酒」一詞,來推許籾山的重要性。

【注釋】

1.         羈懷:滯留異鄉的心情。

2.         七哀:起於漢末,流行於魏晉樂府的一種詩題,內容多為反映社會動亂、抒發悲傷情感為主。

3.         延月好:延,假借為「引」,迎接之意。全句意指迎接月色的美好。

4.         雙蓬鬂:鬂,通鬢字。全句指雙頰兩側鬢髮雜亂,用以形容人面貌憔悴。

5.         京華:京城的雅稱,因經京城人文薈萃故稱京華,此指日本東京而言。

6.         陸機才:陸機,西晉著名文學家,詩重藻繪排偶,有「少有奇才,文章冠世」之美譽。陸機才,意指文學創作之才能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1.         籾山衣洲,〈已亥六月將回東京,題寓居壁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899622日,2版。

2.         籾山衣洲,〈庚子元旦試筆,時寓南菜園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0015日,1版。

3.         籾山衣洲,〈留別諸同人〉,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1903529日,1版。

【參考資料】

1.         廖振富、張明權選注,《在臺日人漢詩文集》,台南:國立台灣文學館,2013年。

2.         程怡雯,《籾山衣洲在臺文學活動與漢詩文研究》,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2011

3.         《台灣日日新報》,收錄於「漢珍知識網報紙篇」資料庫,網址:「http://twhan.lib.pu.edu.tw.libsw.lib.pu.edu.tw:2048/rrxin/intro.html」。

 

(張明權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睏學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